圆桌讨论|出海高品质增长时代:打造品牌国际化竞争力

12月19日,由霞光智库联合新黄河、经济观察报举办的“WAVE2023全球领航者大会”在北京举办。
在全球化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在2023年迎来爆发“元年”,出海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新机遇。过去数年里,那些早已在海外谋篇布局的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
它们积累的经验、吸取的教训以及深刻的洞察,为新一代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启迪,有力推动其更有序、高效地展开国际合作。
在「潮起·奔流——2023全球领航者大会」消费分会场-品牌出海致胜全球论坛上,由美讯impact联合创始人高超主持,邀请Newme创始人顾俊、益普索中国咨询业务合伙人陈诚、坚果资本合伙人萧旖旎参与了以《出海高品质增长时代:打造品牌国际化竞争力》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嘉宾们分享了自己对品牌出海的看法,并讨论如何打造国际化竞争力。
以下是圆桌实录(有删减)。
主持人:
高超 美讯impact联合创始人
嘉宾:
顾俊 Newme创始人
陈诚 益普索中国咨询业务合伙人
萧旖旎 坚果资本合伙人
高超:非常荣幸主持这场论坛,我是美讯联合创始人,25年的公关老兵。我们公司帮助中国企业出海,覆盖营销、品牌等方面。这里首先请各位嘉宾做一下自我介绍。
顾俊:大家好,我是顾俊,我们Newme主要在Tik tok上“卖货”。 小家电、美妆、3C数码、水晶珠宝等都有涉足。
陈诚:我是益普索中国咨询业务合伙人,我们是做咨询服务的机构。
萧旖旎:我来自坚果资本,从2013年开始投出海,现在投了近百个项目,大部分都是出海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涵盖了供应链、营销、品牌、物流等领域。
高超: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明年的出海形势比今年更好还是更差,为什么?
萧旖旎:我是对中国的供应链出海持长期乐观态度的。中国的供应链强大以及中国人的勤奋,让我们有机会在不同的市场、国家获得不一样的市场份额,甚至有机会抢占那些强势品牌的份额,所以我依然对明年非常有信心。
陈诚:我觉很多中国企业现在走出去已经可以享受到“前辈们”的福利了,像家电、智能产品等第一代出海企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在一些新兴市场也获得了认可。另外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对品牌也有一定加成。所以不单单明年出海是一件好事,而是一直会是好事,也是一直要做的事。
顾俊:我觉得有三点。第一要有优秀的产品,第二要有熟悉的渠道,第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指的是中国的出海企业们之间会抢量,比如Tiktok会跟Temu、SHEIN平台抢量,有抢量的过程商家就得利、品牌就得利。我觉得不止今年,我看好未来20年中国企业出海。
高超:看来大家对未来趋势已经形成一个基础的共识了,这里问一个“挖坑”的问题,你们看好哪个区域市场?现在创业,到底去哪儿好?
萧旖旎:我觉得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心里盘了一下我们投的这些项目,大部分还是在欧美市场。一个共识是,欧美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消费市场,也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如果你在欧美站住了脚,是有机会凭借高势能去其它市场的。但我觉得不能给创业者这么一个武断的结论,其实创业者要看看自己的能力范围,有可能你的能力就适合东南亚,你的产品也适合东南亚,那就没必要非得去欧美市场。
陈诚:从我们的调研数据来看,欧美肯定还是规模最大的市场,而且一直保持高增速,这里的消费实力和消费潜力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而如果去一些新兴市场,可能挣扎半天也不一定挣得到钱,这个具体要看团队本身的资源、禀赋、能力。
顾俊:这个问题要分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想冲一把把“单车变摩托”,就一定要去下沉市场。我们在印尼见了太多人一夜暴富,当然也有很多人折戟,这种草莽的市场需要创业者的勇气、判断力、投入度,而高风险往往也意味着高收益。
如果创业者需要稳健,那就去欧美。大多数做欧美市场的朋友,尤其是做美国的,可能生意不会超级爆量,但是不太容易挂掉,这是欧美市场的特征。
高超:过去一年,哪些出海案例或者品牌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诚:不提具体哪个品牌了,我只记得它与一个欧美大牌联名,走的是可持续、可回收、环保的思路,一下子就把品牌的调性做起来了,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
萧旖旎:我可以分享一个案例,我们投了一个项目,他们主要做热压机和一些图案耗材。比如说身上这件衣服需要印一些图案,就需要用到两个设备来裁切图案(裁切机)和热压图案(热压机),这家企业就在做这件事。目前,他们已经是亚马逊上耗材的市占率最高的企业,裁切机和热压机也在挑战一个上市美国的品牌(目前行业唯一的一家独大的企业)。他们的经营竞争策略是我的体验、智能化比对手好,但是价格又比对手低。
从这个案例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所以中国企业出海还是要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寻找比较空白的行业,真的不要一直内卷,没有太大的意义。
顾俊:我看到的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地好生意在中国没需求,却在美国有需求。
比如说今年的一个大单品——电动行李箱。因为BlackPink的Lisa在机场用了这个箱子,照片出来后导致它爆了,一下子就火起来了。这个品类爆到什么程度?在拉斯维加斯的很多展厅里面,店员每天只干一件事儿,从早到晚骑着行李箱在店里转,就能吸引很多顾客上前咨询。
到今天我了解到美国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想要买这个箱子,但这个产品在中国却没什么需求,因为它的电池太大了,航空公司一般不允许带上飞机。
还有一个例子,北美很多人住别墅,他们的传统文化里认为需要在家里有一个专门给野生动物(主要是鸟类)喂食喂水的设备。中国有一家企业,就在喂食喂水的设备里加了一个摄像头,等有小鸟过来的时候就给手机推送画面,外国消费者觉得这件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但反过来看,国内的大部分消费者都没有这个需求。
这两个例子充分印证了有时候机会不是我们的原生出来的,而是要基于充分的当地调研。
高超:对,一定要触摸市场最前沿的信息,拿到第一手资料很重要。还有一个问题,希望每位嘉宾再讲一下,你们各位能帮助出海企业做什么?
萧旖旎:我们是投资机构,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可以给“钱”。包括我们还投了很多出海企业,大家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
陈诚: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我们可以帮大家理解海外的消费者,可以梳理他们所思所想、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广告等等。反过来也可以帮助出海企业梳理产品应该怎么创新、渠道模式应该怎么设计等等。
顾俊:我是在Tiktok上卖货的,我可以教大家怎么在Tiktok上卖货,帮大家尽量不亏钱,努力多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