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立:从“重仓中国”到“重仓中国人”丨WAVE2023

12月19日,由霞光智库联合新黄河、经济观察报举办的“WAVE2023 全球领航者大会”在北京举办。面对新周期下的全球化,中国企业出海在2023年迎来爆发。出海已成为各行各业都在关注的新趋势、新机遇。而过去数年,已经在海外深扎布局的企业,也逐渐成长为中企出海的“领航者”。它们的经验、教训和洞察,正是新一代中国出海企业最需要的营养。
在消费分论坛上,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吴立以《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消费出海》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未来五年会有批量的东南亚概念股或是中东概念股上市,中概股的美股浪潮已经短期褪去,但东南亚概念股、中东概念股有很大机会。
以下是演讲实录(有删减)。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消费出海》。
过去三周时间我去了东南亚和中东,东南亚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的确让我很有感触。
我们观察到,印尼平均年龄是27岁,中国的平均中位数是37岁,印尼的人均GDP是4600美元,中国是12000美元,相差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而且东南亚很多国家非常类似于十几年前的中国,就像中国当时加入世贸的感觉一样,各个行业增长的态势非常明显。中东也类似,今天上午主会场有两位专家也谈到了沙特工业化的开始,我们也能感觉到很多工业化发展机会。
今天将从三个方面分享一下我们的感触,第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出海?
我认为出海的本身是一场产业转移,而2023年出海是符合时代的洪流。刚刚的嘉宾也提到,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是降低成本、追逐利益最大化。当下来看为了寻找更低的成本,不光是全球的跨国性企业,包括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国营企业都在出海,开始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非洲寻找增量,这其实符合全球产业发展史的历史规律。
此外,转移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向外转的一定是低端的劳动力、技术壁垒比较低的、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高精尖的产业基本上会留在本地。但是每一次产业转移都带动了当地经济腾飞、人均收入的提升,这是最终结果。
出海的第二个大的背景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我最近见了三四位企业家,他们的反馈是必须要去墨西哥或者东南亚设厂,如果不设厂的话,他们的欧美客户可能就不给下订单了。而且他们的客户是支持这种设厂行为的,去墨西哥或者东南亚设厂的话他们甚至还会投资。
这种设厂也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比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分散到了越南;皮革箱包类的可能到了柬埔寨、马来、印尼;鞋帽流向了越南、印尼和柬埔寨;家具玩具订单主要流向了越南。
这是一些目前反映出的产业特征,我昨天晚上跟沙特、新加坡的一些主权财富基金沟通交流的时候发现一个新词,以前叫“重仓中国”,现在改叫“重仓中国人”。东南亚还有一句谚语叫做“生意的尽头是华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勤奋又能吃苦,这是两个能把事做好的根本条件,所以统一的结论就是投中国人。
第二,出海为什么是必选项?
如果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出海是一个必选项。宏观来看,国家已经从高速增长的态势进入到高质量的态势,从人均的收入的预期来看其实也是降低的。
我们常常用日本举例,日本经过了泡沫之后很多人觉得失去了三十年。但其实日本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因为大量的投资开始投向海外,比如说东南亚、拉美等。我们现在的状态非常类似于三十年前的日本,很多企业也是。所以三十年前很多投资机构重仓日本,到如今变成了重仓日本人,这和上面提到重仓中国人的逻辑是一样的。
而且消费者日趋理性和谨慎,所以消费领域里面有两个主题比较突出,第一是下沉,第二是出海。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名创优品,国内是3800家店,海外也有2300家,但是海外的收入增速这两年每年超过45%,而国内不是收入的增速下降,是收入下降。
第三,回到资本市场来看,未来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现在很多业态在A股上市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去香港、美国上市仍有机会。
我们总结了一个叫做出海新模式,比如说在东南亚建了一家企业,三百人的团队里面有十几个中国人,尤其是高管团队中国人,其他工种全是本地人。这样的出海新模式在东南亚、中东都可以很好找到的发展机会。
所以我们发现一个特点,中国人投资中国供应链、中国企业很典型。我觉得未来五年会有批量的东南亚概念股或者是中东概念股上市,中概股的美股浪潮已经短期褪去,但东南亚概念股、中东概念股有很大的机会。
总结一下,出海不是一个特别时髦的词汇,十年前已经开始了。出海的本质是一种产业梯度转移规律的必然,当然也是地理的发展结果。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