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之后,卡塔尔怎么样了?

作者 | 李小天

编辑 | 韦伯

人均GDP排名全球前五,失业率维持在0.13%,世界三大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皆给出“AA”级主权信用评级,在全球和平指数(GPI)排名中跻身最安全十国之列,全国教育机构均免费向所有居民开放。

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不免让人联想到诸如丹麦、挪威、瑞士这样的欧洲国家;但实际上,这是位于波斯湾沿岸的中东国家卡塔尔目前的经济与社会状况。

在第22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举办之前,在国际政治经济版图中,鲜少有人关注到这个国土面积略小于中国天津的海湾国家;但在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创造了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世界上最受关注的体育赛事带到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也让全球的目光聚焦于这个斥资超2000亿美元举办“史上最贵”世界杯的国家。

卡塔尔首都多哈景貌

这场国际赛事的筹备与举办,深刻改变了卡塔尔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与社会风貌,成为卡塔尔国家转型战略“2030国家愿景”中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后世界杯时代卡塔尔的发展机遇与前景,卡塔尔投资促进局(Invest Qatar)的大中华区总监司君桀对霞光社说:“人们在提到卡塔尔的时候,一般会认为这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储量和稳定的天然气出口。但在我看来,它的独特性在于,能源经济的稳定性使得这个国家拥有非常完善的发展基石与营商环境,结合卡塔尔经济多元化的转型愿景,对卡塔尔自身以及对出海企业,如今都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机。”

1、世界杯,为卡塔尔带来了什么?

如今,置身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目之所及,皆是世界杯留下的痕迹:梅西等足球明星的巨幅海报,昭示着这里曾举办过中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机场免税店里摆放着的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la’eeb),成为这个国家的特色纪念品;卡塔尔为世界杯所量身打造的七座体育场,如今是当地社区的体育和娱乐中心;多哈地铁和有轨电车服务、扩建的多哈国际机场以及邮轮码头港口,完善了整个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

卡塔尔机场的球星海报

2022年,这场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会在其近百年的历史中首次抵达中东,对卡塔尔旅游业的带动最为直观可见:世界杯进行期间的11月至12月,有118万名国际游客奔赴卡塔尔;在后世界杯时代,卡塔尔旅游业的热度持续不减——在 2023 年,卡塔尔接待了超过 400 万游客,创下了五年来的历史新高。卡塔尔旅游局(Qatar Tourism)计划到2030年将接待游客数提升至600万,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从目前的7%攀升至12%。

除了对卡塔尔旅游业的带动外,在筹备世界杯期间,卡塔尔斥资3000亿美元兴建公共交通、餐厅酒店、公共艺术项目等。在赛后,这些基建工程成为本国文旅、贸易、金融等多行业快速发展的坚固基石,从而促进卡塔尔从能源型国家向服务型国家转变。

司君桀感受到世界杯前后,卡塔尔在两个层面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一是基础设施,二是社会风貌。

“在世界杯举办之前,卡塔尔很像现在的沙特,出行只能打车,地铁和公交很不完善;如今卡塔尔公共交通系统健全,核心城区看不到大型基建项目,五星级酒店林立且服务水平很高,城市交通有序且并不拥挤,世界杯显著提升了这个国家整体的现代化水平;另外在社会风貌上,这个国家已经有了举办国际大型活动和接待国际游客的经验,开放程度与世俗化水平,已然可以让我们这些非穆斯林国家的居民也能够在这里舒服便利地生活。”

卡塔尔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

世界杯也重塑了卡塔尔的国际形象与知名度。正如总部位于多哈的国际性媒体“半岛电视台”所言:“举办世界杯是国家软实力的最好体现,它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个国家的窗口,展示了全新基建如何使卡塔尔成为投资或经商的好地方。世界杯关乎骄傲、荣誉和宣传,而不是赚钱。”

回溯卡塔尔的国家发展史,在上世纪中叶,卡塔尔发现石油和天然气之前,采珠业是其赖以为生的支柱型产业。至今多哈的城市景观中依然保留着采珠文化的诸多痕迹:多哈修整过的滨海大道的老港口,放置着一件公共艺术品——一个巨大的混凝土蚌壳,大大张开,可看到其中一颗浑圆的珍珠。

1939年,英国石油公司首次在卡塔尔半岛西部的杜汉地区发现石油资源,探明储量为 252 亿桶,与沙特2975亿桶的探明储量相差甚远;直到1971年天然气的发现,才让这一中东小国拥有了真正的经济命脉——就在卡塔尔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建国的同一年,在卡塔尔与伊朗之间广阔的波斯湾水域中,发现了巨量的天然气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北方-南帕斯”气田。

从天然气储量来讲,卡塔尔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而从出口量上来看,2022年,卡塔尔以8000万吨的出口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近些年,卡塔尔进一步加大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与出口,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2024年3月,卡塔尔能源部长萨阿德·卡比宣布将在此前的项目基础上再提高13%产能的计划,到2030年,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产量将从目前的每年7700万吨提高到1.42亿吨,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出口,基本上与中东地区能源巨头沙特的石油出口量旗鼓相当。

得天独厚的能源储备也让卡塔尔成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2年,卡塔尔的人均GDP高达87,661.5美元,是美国人均GDP的1.15倍,远高于阿联酋(53,708.0)和沙特阿拉伯(30,447.9)两个海湾地区性大国。

在中东海湾国家经营TikTok直播公会与电商业务的出海人汪相如告诉霞光社:“从直播打赏金额上来看,海湾国家中,卡塔尔用户出手最为阔绰的,大R玩家(R指代人民币,即在虚拟产品上花大钱的玩家)可以为一场PK赛打赏十几万美元;但从电商购物客单价来看,阿联酋最高,卡塔尔的数据一般,背后原因是卡塔尔有消费能力的多为本国公民,而本国公民占比太少,人口结构中占比最多的是外籍劳工。”

汪相如的观察,真实体现了卡塔尔的人口结构与贫富差距。卡塔尔279万人口中,本国国民仅占11.6%,其余皆为外籍劳工,其中来自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埃及四国的外籍劳工占比最多。根据世界不平等数据库的统计,中东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而卡塔尔的贫富差距尤为突出,这个国家收入最高的10%人口的财富,是收入最低的50%人口的29倍。

卡塔尔随处可见的外籍劳工

卡塔尔本国公民的优渥生活,源于石油和天然气所带来的资源租利,但食利国家往往会陷入“资源诅咒”的泥淖。正如《卡塔尔:一部现代史》一书中所言:“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广泛的假定:一个国家的财富依赖于其自然资源,最好的情况只是祸福参半,最坏的情况是对国家经济的诅咒,是民主化的一个几乎无法穿越的路障。食利国家经常患上‘荷兰病’,即突然发生通货膨胀,后续导致非石油制造业和商业发生崩溃,该名称源于荷兰在开采了石油储备后,其经济出现停滞的情况。”

而为了应对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的全球性趋势,早在2008年,卡塔尔就推出“2030国家愿景”,旨在实现经济多元化转型,到2030年将卡塔尔打造成为一个能够持续发展、并为人民提供高标准生活的先进社会。

2、与众不同的海湾小国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这三个海湾地区最为富庶的国家,虽然都推出各自的经济转型愿景,但海湾三国绝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相辅相成、有机共生的共赢生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在卡塔尔世界杯比赛期间,超过百万游客抵达卡塔尔,其中30万人留在邻国,使用穿梭航班通勤到卡塔尔,这一赛事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带动了整个中东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

卡塔尔的转型之路,与沙特等其他海湾君主制国家的路径类似,即利用能源收益扩充本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进而通过多元投资带动产业发展,减少对能源的单一依赖。但相较于拥有225万平方公里广袤领土和三千余万人口的沙特,国土面积仅为沙特二百分之一、人口不足300万的卡塔尔,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对此,司君桀认为,正是因为卡塔尔的市场体量小,所以在政策层面和执行层面会非常聚焦,“更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和想做什么。”

多哈的滨海大道

卡塔尔与其他海湾国家相比,尤为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其在教育与媒体、外交等国家软实力方面的塑造与提升。《卡塔尔:一部现代史》一书中谈到:“在典型的食利国家中,统治者利用石油财富来安抚和控制,而卡塔尔的统治者则利用石油财富来鼓励和推动卡塔尔的传统部落走向全球化。在沙特,统治家族的改革者们受到自己与瓦哈比宗教学者联盟的束缚,而卡塔尔的统治者则能够试验各种开放的、有挑战性的教育、媒体和外交措施。

在教育领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郊区,坐落着占地12平方公里的教育园区,已经建立了包括康奈尔大学、乔治城大学和西北大学在内的七所外国精英大学的卡塔尔分校;在媒体领域,卡塔尔拥有阿拉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新闻机构“半岛电视台”,不仅对外展现卡塔尔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看法,更深深影响国际社会对阿拉伯国家的观感;而在外交策略上,卡特尔试图通过将自己定位为调解者来化解地区冲突,最近其在巴以冲突中的调停行为也赢得了国际赞誉,成为小国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关系中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典范。

在经济多元转型之路上,卡塔尔也并非全盘照搬“迪拜模式”。对此,司君桀告诉霞光社:“卡塔尔的世俗化并没有迪拜那样‘一路向西’,反而在方方面面展示自己对伊斯兰文化的坚持。卡塔尔的本国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实际上非常开放,但伊斯兰文化对于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还是有着深远的影响。举个例子,阿布扎比仿照法国所复刻的卢浮宫,向法国博物馆租用收藏品,慕名而来的都是外籍游客;而卡塔尔选择请贝聿铭来打造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呈现伊斯兰的风格建筑,收集并保存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伊斯兰艺术品。”

贝聿铭设计的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虽然卡塔尔市场体量较小,但其超高的人均GDP水平与在海湾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得这个国家依然有着充足的探索潜力。

以电商行业为例,司君桀分享说,一种发展路径是,出海品牌可以精准对接本地人口的消费需求,“有些国内品牌专为卡塔尔市场定制高端女鞋、女包,客单价非常高。并且高消费能力群体在卡塔尔非常聚焦,不像阿联酋,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同级别消费客群非常分散;也不像在沙特,物流清关、最后一公里配送及线上支付都不够完善。”

另一种发展路径,电商平台可以利用卡塔尔的区位优势,以卡塔尔为辐射点通过海陆空运覆盖到沙特、巴林等其他海湾国家。“很多欧美电商平台,已经在卡塔尔做这样的布局。”

3、什么样的企业适合来卡塔尔寻找机遇?

除了体育赛事外,电子竞技、清洁能源、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智慧物流、智慧农业、AI芯片,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的发力重点,也是卡塔尔愿意与中资企业深入配合的领域。

例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中东的浪潮中,卡塔尔成为一个关键性市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中国宇通公司生产的800多辆纯电动客车所构成的“绿色车队”格外引人瞩目;在世界杯结束后,宇通电动客车并未“功成身退”,而是成为卡塔尔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转型战略“2030国家愿景”中,卡塔尔政府明确提出,将在2030年之前逐步将公共交通巴士、公共校车和地铁接驳巴士服务转换为电动巴士,公共交通系统实现100%电气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无可争议领先优势的中国,成为卡塔尔电动公交唯一的供应商。目前,卡塔尔的纯电动公交车已占其公交车总量的80%,而所有的纯电动公交车都是中国制造。

多哈夜景

而卡塔尔世界杯举办的2022年,对中东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一年,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进入中东,带动中东诸国电动汽车工业的起航。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2021年中东和非洲电动汽车市场价值为4025万美元;而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9310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

在卡塔尔加快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浪潮下,进入卡塔尔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可谓络绎不绝:2023年9月28日,吉利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Zeekr)与阿联酋、卡塔尔、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四家顶级汽车经销商签署协议,共建中东四国极氪销售服务网络;2023年10月,在40摄氏度高温炙热的卡塔尔首都多哈,因疫情而中断三年的日内瓦国际车展再度开幕,奇瑞(CHERY)、吉利汽车子品牌领克(Lynk&Co)等中国车企亮相多哈,吸引大量汽车爱好者驻足围观;而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28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品牌比亚迪(BYD)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品牌发布会,推出5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分别命名为元PLUS(海外称为比亚迪ATTO 3)、海豹、汉、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

而中国新能源车企扎根全球的海外建厂热潮,也实现了与卡塔尔绿色能源转型愿景的双向奔赴。早在2020年11月,宇通客车就与卡塔尔自由区管理局(QFZA)签署了框架协议,合作建立和运营电动巴士工厂,为世界杯生产电动巴士,进而推动城市交通实现电气化转型。

根据协议,宇通在卡塔尔生产的电动巴士不仅服务于卡塔尔本国市场需求,也将出口到中东、欧洲、南美和非洲。通过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集群,卡塔尔致力于成为中东电动汽车的制造中心。

除了与中国车企合作建厂外,为加快本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卡塔尔成立了第一家电动车公司Ecotranzit,计划在未来设计和制造自己的电动汽车,并已开始投资装配厂和初步生产线。2023年6月5日,Ecotranzit正式对外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车品牌VIM,并展示了旗下三个型号的电动车。根据中东北非地区商业资讯媒体Arabian Gulf Business Insight的报道,Ecotranzit的合作伙伴包括总部位于中国的北京汽车制造厂。

对此,司君桀认为,如果单纯做汽车出口的话,卡塔尔市场的确非常有限;但如果车企像宇通一样来到卡塔尔当地建设组装厂、搭建充电生态、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带动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什么样的出海企业适合来卡塔尔寻找机遇呢?如果给出一个大概画像的话,基本需要满足这四点:一是企业能够依靠卡塔尔本地市场赚到钱,这是一个先决条件;二是企业愿意在本地以合资或者被投的方式和本地资本一起挣钱;三是企业带来的技术或者解决方案,能够大幅提升本地生态;四是商业模式具有区域可复制性,这个区域不一定是指中东国家,也可以是卡塔尔投资的非洲和中亚国家。卡塔尔政府其实更希望能够与中国企业配合,在企业本身的商业模式与卡塔尔经济多元化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前提下,基于卡塔尔的投资人、落地园区等本地生态,围绕本地的市场需求共同打造出一套解决方案。”司君桀分享说

在海湾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浪潮中,营商环境良好且极富活力的卡塔尔,正在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发展机遇。

有“沙漠玫瑰”之称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